close


錢玉芬教授

我從童年經驗的取向來研究憂鬱症時發現,有兩個重要的經驗最常引發憂鬱症:一、與家人的互動關係不良;二、重要親人的離開或死亡的經驗。據研究發現,這兩種經驗日後亦會發展出相對應的“病前性格”與“促發事件”。

一、不良的家人互動關係:

  所謂「不良」,其實就是因標準或價值觀的不同而引起。譬如:孩子考試考了20分,被父母責罵;考了80分,父母仍然罵他:「考個什麼成績?為什麼不拿 100分回來?」早年被過度的批評拒絕,被指責無能、不可愛;常被重要他人(親人)拒絕、被嚴格要求成就等。都會造成與家人互動關係不良。

  對於親人的過高標準,孩子在表面上可能默不吭聲,沒有反抗,但其實心裡是非常抗拒。而弔詭的是,孩子心裡一面呈現對抗的情緒,但同時,也逐漸內化家人所賦予的價值觀,默認家人對自己的批評,以至於最後成為一個自我批判者,已經建立一個負面的自我價值觀。

  自我批評型的人,有強烈的自卑感,覺得自己是失敗、無價值、罪惡的。這些人常有過高的道德標準和自我要求,對成就的追求極為迫切,但由於其標準過高,故經常會感到挫敗。對別人的責備和自己的失敗很敏感,同時有過度承擔責備及責任的傾向,而且有認同壓迫者(oppressor)的傾向;也常因為擔心不被認可,而將憤怒埋藏於心,也不敢追求自我的認同與獨立,因而和人的關係常呈愛恨交織的矛盾。

  自我批評型的人,若遇成就挫折事件,如:工作、課業上的挫折,則容易發展成「內射型憂鬱症(introjective depression)」。

二、重要親人的死亡或離開的經驗:

  所謂「重要親人」不一定指父母,每個孩子生長的環境不一樣,有人認為自己的阿公不是重要親人,但也有的人認為自己的阿公是童年很重要的親人,故重要親人的認定是因人而異。若童年曾有過重要親人的死亡或離開的經驗(如:母親突然離家出走,或者父母離異而必須與其中一方分離),使孩子心裡有一種“來不及說再見”的遺憾。這遺憾累積在孩子的心裡面,逐漸形成一種“自己被遺棄”、“自己不夠好”的負面價值。

  依賴型的人常覺得自己是無助的、害怕被遺棄的。這些人常希望自己被照顧、被愛、被保護及被撫慰。他們的人際關係常呈被動性及強型的依賴性、黏附性,並常有和親密者身體接觸的需求;對別人拒絕的訊息極為敏感,深怕被遺棄,常覺得別人無法真正滿足其需要;這類型的人顯示缺乏清楚的自我認同。

  因此,當這類型的人遇到人際挫折事件,如:吵架、分手、親友去世等,則容易發展成「依賴型憂鬱症」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mon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