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有個學生唸完碩士後回台灣順利的找到一份工作,待遇、發展前景都不錯,又能學以致用,很受同輩欣羨。在一次交談中,他時而神采飛揚,時而長吁短嘆,呈現的不只對事業的焦慮,其實是對生命中更深層存在的焦慮。他是個對自我很誠實的年輕人,投注於受人稱羨的工作之餘,仍禁不住質疑:「難道這就是我一生的志趣所在嗎?」雖然工作表現得不錯,但似乎又不甘就此消磨一輩子;要說究竟生命的最愛是什麼,似乎又隱隱約約的不確定。想鼓起勇氣去探索就得放下已有的一些成就重頭來過;又怕時不我予,到時同輩朋友都卓然有成,自己卻還在起點。

  從小我們的教育制度就沒留太多空間和時間讓你我去問:「我想要做什麼?」我們已習慣於以成績表現﹝我能做什麼﹞反過來確認目標﹝我想要做什麼﹞,久而久之,「能力」就等同於「目標」,所謂真正的人生目標反倒無關緊要了。或者說大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方向,雖然我們一直很努力的在跑。奔跑無定向、鬥拳像打空氣,或許正是現代人最深沉的悲哀吧!

  這又是個注重效率的時代,我們慣於和時間賽跑,一個人的價值是以他所累積的成就來衡量,所以坊間有各式專書、研習活動教授你如何最有效率的達到目標,但人生終極目標究竟是什麼卻少有論及。

  要單獨面對自己生命的意義,找出生活的目標並不容易,想到個人要獨力承擔自己抉擇的後果時是令人心驚的,於是我們大多時候是隨從社會價值行事,借助外界肯定讓自己安心;但隨時光消逝,社會價值可以昨是今非,你猛然發現人生走一遭始終是要個別交差、 矇混不得。「我是誰?我活著為什麼?我往哪裡去?」我們心中多多少少都曾浮現過這些問題,只是每個人回答的方式不同。有人用忙碌填塞思慮,避開這惱人的問題,說:「等我退休後再說吧!」

  更有人嘗試用人世間道德實踐來代替,也無可避免體驗到人的極限;其實上帝正是藉這些問題引導我們尋求祂。

  聖經告訴我們,人的存在並非出於偶然,人類是造物主計劃的中心,人若能回溯到他生命的源頭﹝上帝﹞,存在就不再是個不可解的謎,認識創造生命的上帝後,你就更能了解生命的本質。經歷過祂對你全人無條件的接納,你會發現上帝所看重的是你這個人本身,而不是你的工作;你的價值不再需要外在的成就來肯定,生命不再是沒有把握的掙扎。有一天面對人生旅程終點時,你也能像使徒保羅一樣豪壯的說:「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,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,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,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。」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mon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