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續擊石不歇手

有位基督徒決心向親朋好友們傳福音,希望能帶領他們歸向真神。結果發現人的心怎麼這麼剛硬,一點都不受感動,反而好像越來越剛硬。他漸漸厭煩,以致徹底灰心,終於放棄了向人傳福音的心願。

有天夜裡,睡覺的時候,他夢見自己成為傭工,主人吩咐他擊碎石頭,於是他遵命去打石頭。打呀打呀拼命的打,結果發現每一塊石頭都像【頑石】,很難敲碎;無論怎麼用力擊打,總是打不破,於是他就放下了鎚子,不想繼續工作。正當那時,主人來問他:「你為什麼停止工作?」他答說:「主人,你豈沒有看到嗎?這些石頭簡直都是頑石,實在沒有辦法打破的呀!」

主人溫和的對他說:「沒錯,要打碎這些石頭確實困難,但是石頭破不破,不是你的責任,你的責任就是盡你的力量。」

保羅說:「我撒種了,亞波羅澆灌了,惟有上帝叫他生長。」(林前三6

simon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謙卑的心

約在兩百多年前,伊大利南部的某一村莊,有兩個少年人,一個叫馬利歐,是大地主的兒子;另一個叫安瑟摩,是貧窮鞋匠之子。雖然他們的地位財富懸殊,但因常玩在一起,所以也算是好朋友吧。馬利歐有一志願,就是想要進入城裡的修道院念書。

有一天,他的心願終於達成,將要離開村莊的時候,安瑟摩來送他出門,對他說:

「我必為你禱告」。經過幾年之後,安瑟摩也來到這修道院,成為院裡的僕人。他很高興能親近馬利歐,常為他禱告。

不久馬利歐被升為司祭,第一次要講道的時間到了,覺得緊張不自在,在走廊來回徘徊。這時僕人安瑟摩走過來,輕聲的對他說:「馬利歐兄,我必為你禱告的」。那天馬利歐站在高高的講台上,往下看去,黑壓壓的一片群眾,突然發現在堂柱下面,安瑟摩正迫切的在為他禱告。那天的講道出奇的有力,許多人都受到感動,在成功滿足中閉會。

以後馬利歐逐漸成為名講道者,到處被邀往講道,無論到哪裡,隨從僕人安瑟摩都會跟著他,照料他,並為他禱告。有一天,他終於被邀往羅馬聖彼得大教堂講道,這是他多年來最大的夢想。他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,可以穩固他永久講道的地位。他帶著充足的信心與希望,登上那更高的講壇;不過他覺得很奇怪,他雖然跟以前一樣講道,但不像過去那樣有能力,越講越亂,不知所云,不得已在喪氣中走下講台。

當天晚上,他就跑去找安瑟摩,始知安瑟摩於今晨生病離世,在離世前仍然在掛心馬利歐的講道。

數天之後,馬利歐來到安瑟摩的墳墓前,懇切的在禱告。剛好修道院院長經過那裡,看見他禱告,問他:「你是否在祈求,能回復以前講道的能力?」

馬利歐回答說:「不,我只求主賜給我一顆像安瑟摩那樣謙卑的心。」

simon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謀事在我,成事也在我?

一八一二年法國拿破崙皇帝欲舉兵攻打俄國時,俄國大使勸告他不要動武,免得兩敗俱傷,並引用古人所言「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」的話,叫他不要輕舉妄動。拿破崙卻狂傲地說:「我拿破崙可不同凡人也!我乃是:謀事在我,成事也在我。」

所以他執意孤行、不聽規勸,按照計劃帶領四十多萬大軍北攻俄國。未料到,突然發生一場大風雪,單凍死的兵丁就有十幾萬人,加上戰死的,簡直無可估計,真是一敗塗地。最後他只帶著九千多名殘兵敗將退回法國,情況淒慘可憐。從此以後,拿破崙的軍隊就無法再重振雄風,每況愈下,直到敗亡。

歷史學家庫魯瓦查(F. W. Kruwacher)論起此事時,他說:「明顯的,有一隻手在掌管著整個歐洲的命運,是我們的眼睛所看不見的。」

simon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誰告訴你,這是上帝的話?

一名印度女孩正專心讀聖經,一位無神論者看見,便問她在讀什麼書?她回答是聖經,那人便嘲笑她,何必浪費時間讀這種無聊的書。女孩睜大眼睛對他說:「先生,這是上帝的話呀!」那位無神論者說:「何等可笑!誰告訴你這是上帝的話?」女孩態度非常堅定地說:「是上帝自己告訴我的!」無神論者再問:「這話更可笑,上帝如何告訴你呢?」女孩從另一角度反問無神論者,「先生,誰告訴你今天有太陽出來?」無神論者回答:「不用別人來告訴我,是太陽自己告訴我,從它所發出來的光與熱就知道了!」女孩很高興,帶著勝利的語氣說:「對啊!上帝就是這樣告訴我的,藉著衪的光與熱!」

simon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誰才是富足的人?

約於五十多年前,在美國某一鄉鎮,有一戶貧窮的家庭。一家之主白朗先生在五年前突然過世,留下妻子白朗太太與三個幼小的女兒。在經濟方面,她們固然貧乏,但心靈卻不貧乏,因為她們對上帝滿有堅強的信心。

有天早上全家參加禮拜時,聽見牧師報告,希望在一個月後的復活節,大家能表現愛心,奉獻一些金錢關心教會最窮苦的家庭。她們回家後,寡母與三個女兒商量,雖然她們並不很富有,但也希望有份參與這愛心的捐獻。那一個月,她們盡量節省家用,多找一些臨時清潔工來做,販賣自己的手工藝品賺錢。經過一個月後,她們終於賺得了七十元美金,很高興的到銀行換成新鈔,三張二十元與一張十元的鈔票,裝好在信封裡面。次日復活節主日,全家興奮的到教會參加復活節禮拜,白朗太太將那封錢袋交給牧師。那天禮拜後,在回家的路上,她們彼此談論得好快樂,愈談愈滿足,想到她們竟能為窮人奉獻,豈不是富足的嗎?然而,當天下午,牧師來到她們家探訪,交給她們一個信封,說明這是全教會兄姊要送給她們的愛心禮物。牧師回去之後,她們好奇的打開信封,發現竟然是她們在今天早上所奉獻的那七十元新鈔,另有十七張一元舊鈔,一共是八十七元。這下她們才知道,原來她們這一家,在眾會友的眼中就是那「最貧困的家庭」,她們剛才那種喜樂,忽然轉變為難過、沮喪。

過了一個禮拜的禮拜天,三個女兒本來不想去教會,覺得自己很羞愧,沒有臉見人。但是白朗太太堅持,參加禮拜是每一位信徒的本份與權利,不要去介意別人如何看待我們。那天禮拜中的講員是位剛從非洲宣教回來的宣教師,他除了講述一些在非洲的見證外,同時也報告當地教會的禮拜堂屋頂已破舊不堪,若要全部換新,需要花費一百元美金,他呼籲弟兄姊妹能伸出援手。

白朗太太與三個女兒聽完後,彼此相對而笑,因為直到今天早晨,她們還在商量如何使用這八十七元。當接待人員將奉獻袋傳來的時候,白朗太太欣然的將那一封錢放入奉獻袋中。以後牧師報告所收奉獻的數目是一百元多一點點,宣教師帶著笑容起身向會眾表示謝意,說:「我原沒有想到能在你們這小教會收到這麼多的奉獻,我相信你們當中一定有位富足的人。」她們再次相顧而笑,心想:「豈不是嗎,我們原來就是富足的呀!」

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六章10節中說,「似乎貧窮,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;似乎一無所有,卻是樣樣都有的。」真正富足的人,不是擁有許多財富的人,而是能分享給別人的人。

simon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漿果、漿果、漿果

有一工作隊在非洲叢林中走迷了路,所帶的食物都已吃完,忽然發現了一種「漿果」頗可飽腹,但是數日後,他們都逐漸衰弱,一個一個地死去。當救護隊趕到時,只剩下一人來訴說這可悲的故事。於是他們將那些「漿果」那回去化驗,結果發現這些「漿果」完全沒有營養成份在內,怪不得這些工程師雖然吃了那麼多「漿果」,似乎有飽的感覺,但結果還是餓死了。

simon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電影<賓漢>

一八七六年的一個夏天,路易.華勒士(Lewis Wallece)與他的老朋友印格索(Robert G. Ingersoll)在火車旅途中聊起天來,他們都是無神論者,對基督教甚覺反感又厭惡。印氏向華氏挑戰可否寫一本書,否定耶穌基督的實存,推翻基督教的迷信。華氏接受此挑戰,回到故鄉Indianapolis,著手蒐集資料寫作。

simon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父親節的由來

國際「父親節」是於90年前(1910年),在美國華盛頓州的士波肯市(Spokane)由杜德太太(Mrs. John Bruce Dodd)所發起的。她在1909年的「母親節」主日禮拜後,心裡有一感觸,她覺得既然有「母親節」,怎能沒有「父親節」呢?

因她對於父親的印象比對於母親的印象更深刻。

她的父親叫威廉斯瑪特,是曾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軍人。在她十三歲那一年,母親突然離開了世界,留下六個兒女。她父親立志不再續弦,自願一身兼「父職」與「母職」把兒女們帶大。杜德太太說自己雖是老二,卻是唯一的「女孩」,所以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,白天要出門工作,晚上回家還要照料每一個孩子的吃穿、交談、陪伴……等家務。經 過十多年後,眼見孩子們一一長大,甚得安慰,但因操勞過度而病倒,不久即逝世。

那年剛是父親過世之年,所以在「母親節」那天,她特別想念父親,感謝他為兒女們所付出的愛心,不比母親少。她把心裡的感受告訴她教會的瑞瑪士牧師(Rev. Rasmus),牧師聽了甚受感動,並讚許她想推動的「父親節」運動。她就在

第二年的春天寫信給士波肯市的<牧師聯合會>的會長,表達她的心願與構想,並邀請會長支持。結果不但<牧師聯合會>贊成,而且<青年會>也響應此舉,最後連市長與州長也贊成,隨著宣佈將於該年(1910年)的6月舉行第一次的

「父親節」聚會。到了1924年才由科立芝總統(Calvin Coolidge)簽署,正式成為美國國定紀念日,時間是用每年6月的第三個禮拜日(紀念她父親的生日)。

今日不但是美國,而且也成為全世界各國所接受且推行的國際「父親節」紀念日。

simon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禁卒被逮

一八八Ο年,慕迪牧師在聖路易士舉行佈道大會,新聞記者就將他所講的道在日的報紙上刊登出來。有一晚他所講的,記者就用醒目的標題<腓立比的禁卒如何被逮>登出。那時有一罪犯,名叫范林.鮑克(Valentine Burke)在牢中讀到這一題目,甚感興趣,他以為在伊州腓城監牢發生什麼問題,想不到這是一篇傳講「禁卒得救」的福音信息。

simon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愛心能創造神蹟

美國北部威斯康辛洲Wiscosin的米爾瓦基市Milwaukee近郊住著一對中年夫婦:喬Joe和梅May。喬雖已有五十多歲但仍很健壯;梅也有五十歲,養育有五個兒女,曾在米瓦基醫院擔任褓姆的工作。

一九五二年的夏天醫院告訴她,此地有一個六個月大的棄嬰,兩眼球因腐爛而被割掉,並患有腦性麻痺,似乎是天性的低能兒

simon12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